作者:岸見一郎、古賀史健
譯者:葉小燕
出版社:究竟
問題不在於「世界」是什麼樣子,而在於「你」是什麼樣子。
哲學家與年輕人
和一般的心理學書籍相比,《被討厭的勇氣》並沒有讓人難以翻閱的感覺,內容主要是以一名憤世嫉俗的年輕人拜訪了主張「世界無比單純,人人都能幸福。」的哲學家,然後兩人開始展開漫長的思考和辯論。
你來我往的問答式描述,讀者也像是聽眾,在四周堆滿書籍的書房中,聽著老哲學家和年輕人的對答,不知不覺中,慢慢地認識了阿德勒,讀者的疑惑也藉由年輕人的口,一一向老哲學家提問,漸漸地被哲學家的理論給說服。
(邊看邊思考,隔段時間再看一次,都會有不同的感觸。)
阿德勒心理學的入門書
阿爾弗雷德.阿德勒(Alfred Adler),1870年出生於奧地利維也納,是一位醫生、心理治療師,和佛洛伊德是維也納精神分析學會的核心人物,直到理念不合決裂,自創個體心理學派,對後來西方心理學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,被人稱為現代自我心理學之父。
《被討厭的勇氣》一書中,提到了幾個理論,依據我記得的內容,簡易記述如下:
.否定心理創傷和目的論
「不要由經驗來決定自我,而是由我們賦予經驗的意義來決定。」
同一件經驗能否定自我也能肯定自我,這是想達成某個目的而使用的某種手段,因此重要的不是你所經歷了什麼,而是你要如何去運用這段經歷來達到目的,每個人都能在當下改變,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型態。
.自卑情結
「自卑情結,是指開始把自卑感當成某種藉口使用的狀態。」
「因為A,所以達不到B」→「因為我學歷低,所以無法成功」並不是真的「無法成功」,只是為了「不想成功」而找藉口,也就是說缺乏了改變生活型態的勇氣。
.課題的分離
「所有人際關係中的紛爭,差不多都是因為一腳踩入人家的課題裡,或是自己的課題遭到干涉所引起的。」
將自己和他人的人生課題分離開來,人際關係就會產生變化。
區分課題的簡單方法就是想想「因為這個決定帶來的結果,最後會由誰來承受?」
哲學家的經典好句
.「我們可以將馬牽到水邊,卻不能強迫牠喝水。」
.只有自己可以改變自己。
.別人要對你的選擇做出什麼樣的評論,這是別人的課題,你是無法干預的。
.「所謂的自由,就是被別人討厭。」
.在害怕關係崩壞的恐懼下過日子,其實只是為別人而活,是不自由的生活方式。
.人在聽到感謝的話時,就明白自己是對他人有貢獻的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