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9月28日 星期四

《簡樸生活的實踐:從丟東西開始的豐富人生》閱讀筆記


作者:法蘭辛.潔伊
譯者:陳正芬
出版社:如果出版

空白不是匱乏,是自由發展的無限可能;
丟棄不是失去,而是收復被物品占據的空間。


西方的極簡生活實踐

在生活的習慣上,東方和西方多多少少有不同的地方,例如購物、飲食。

但,對於實行「極簡主義」並沒有多大的差別或影響,一致認為「東西愈少,人愈快樂」。

有「極簡小姐」之稱的法蘭辛.潔伊,在書中寫到有別於山下英子、近藤麻理惠...等日本人的整理術與極簡方法。

有系統的精簡術、從房間開始到廚房有效整理法、如何讓孩子和伴侶開始一起過極簡生活...都值得參考、實踐。

清除雜物的精簡術

主要將未整理的物品分為完全無法使用的垃圾、喜歡到珍藏的寶貝、還能使用卻不喜歡,可以轉送的物品。

以「決定留下什麼,而不是要丟掉什麼」的方向去思考,簡略寫下物品存在理由的清單,把感到猶豫的物品放入箱子中,在箱子上寫上日期,一年後沒想到要使用的話,立即拿起箱子直接轉送給需要的機構。

建議將留下的物品設立模組(?),換句話說,將同性質的物品分為一類,設限數量,買一件新物丟一件舊物,才不會造成物品又漸漸增多的狀況。

如何處理禮物、遺物與紀念品?

時常看到大家都有這方面的煩惱,而我自己也有處理不了禮物的困擾。

法蘭辛.潔伊的做法是,要先有個觀念­­­───思考物品象徵的意義。

比如說,朋友送禮物,是禮物代表你和我的友情?還是「送禮的心意」是友情的表現?

同樣的,至親所留下的遺物能代表那個人的一切嗎?

因此,我們只需要留下一、兩件自己喜歡的物品就好,其餘可以轉贈給需要的人,不讓物品失去存在的價值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